大数据企业扎堆 这家渝企“不走寻常路” 闯出智慧税务一片天

硬知❤知知 2019-07-30 17:34
1047

 

如果每一个红包可以带来15秒钟的微笑,那我们在短短的两年内,给社会带来了1434小时的笑容,相当于让一个人不眠不休的乐上两个月;如果平均每一次发票代开可以免去往返税务局5公里路程,那我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为整个社会节约了11,628,805公里,相当于276,876次全程马拉松,地球到月球往返30次……

  一个大数据企业,到底能让数据为普通老百姓创造多少价值?

 

  近日,在公司年中会议上,致力于“智慧税务”的重庆远见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见信息)用一串有趣的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

  成立7年来,这家渝企不但让原本流程复杂的办税过程,变成指尖轻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分分钟”搞定;同时,也引领了“互联网++智慧税务”的发展,成为“互联网+税务大数据风险管理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并参与制定了中国电子发票的国家标准。

  在大数据企业扎堆的当下,远见信息是如何独辟蹊径,闯出智慧税务的一片天?近日,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渝北青商会副会长张友遵给出答案:瞄准细分市场发力,让数据产生价值;脚踏实地,把服务做到极致。

 

  数据的价值在于可信瞄准“智慧税务”细分市场

  张友遵是85后,是真正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对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有着天然的兴趣。

  基于对数据的敏感,从求学开始,他便与数据打上了交道。

  2010年,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运筹学、数学及统计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进入英国顶尖的数据分析公司担任商业智能分析师。这让他更能深刻的了解到大数据对营销、服务及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也让他更加确信数据可以带来的价值。

  “然而,国外的大数据市场却让我兴奋不起来。”张友遵说,当时,尽管国外的技术比国内超前、成熟,但约束较多、场景有限,无法大展拳脚。

  7年前,张友遵将目光锁定了重庆这片潜力无限的热土,成为了重庆远见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

  不过,近年来,国内大数据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如何在这片丛林中独辟蹊径闯出一片天地?成为摆在远见信息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大数据一定要可信才有价值。”在张友遵看来,目前大数据公司众多,但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却不多,不少企业是去网络上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把数据“扒下来”,之后再清洗加工,数据不可信和使用权限成为了最大瓶颈。

  “因此,远见信息首先便是要做可信数据运营服务商。哪些数据可靠?政务部门的数据无疑最权威。”张友遵说,由于看准智慧政务的前景,刚好加上远见信息母公司远大印务在政务服务领域的积淀,远见信息决定从细分市场入手,瞄准了智慧税务领域。

 

  切中用户痛点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了业务切入口,但并不代表企业就能一劳永逸。在智慧税务领域,来争抢这一块蛋糕的,不乏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远见信息又如何与之竞争?

  “企业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张友遵说,远见的“打法”,就是切中用户痛点,把服务做到极致。

  张友遵介绍,在办税过程中,原来的痛点无非是流程多、工作量大,纳税人办税耗时费力,如何让这件事变得简单且高效,就是用户最大的诉求。

  因此,远见集成应用移动端人脸识别、移动支付及人工智能咨询技术,协助政府打通业务流程,将以往的线下窗口办理的业务模式转变为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办理业务。企业不用再去大厅办理业务,不用再重复的交资料,直接在手机端通过指尖就可以完成,这样既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效率又可以节省企业的管理成本,这背后就是可信数据互通的体现。

  据悉,通过自主研发及集成协作,这些年来,远见成功完成了网络(电子)发票、“互联网+有奖发票”、移动政务系统、全链条防伪溯源系统、智能咨询服务系统、邮政代开系统、多类型数据交换平台等项目,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张友遵介绍,以移动端电子税务局为例,截止到6月30日,已经有超过2800万人次访问,在移动终端办理各项业务近63万件。如果平均每一次移动端办理可以节约5度电(综合路程消耗,等待消耗,环境电器等) ,那移动端电子税务局已经为整个社会节约了约314万度电,以每节约1度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9972千克计算,总计减少了约3135吨二氧化碳排放。

  同样,自邮政代开系统投用三年多时间以来,目前全市已经有1400多个邮政网店可以代开发票,截止到6月30日,已经开出约232.58万份发票。如果平均每一次发票代开,可以免去往返税务局5公里路程,该系统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为整个社会节约了1162.88万公里,相当于28万次全程马拉松,地球到月球往返约30次。

 

  读懂消费者用户认可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吃完饭,要张发票扫一扫,奖金直接到账,这样的场景很多消费者都非常熟悉。

  目前重庆地区的“有奖发票”正是远见信息协助税务局为了激励整个社会对索票主动性,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而设计打造的。

  “用数据服务生活,这是远见创立的初衷。但前提是要这些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让他们主动喜欢上这些产品。”张友遵说,以往大家消费完总会忘记索要发票,销售商也不会主动开具发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偷税漏税,而“有奖发票”则调动了消费者积极性,能很大程度上的避免这样的事发生。

  数据显示,重庆市税务局有奖发票系统运营近两年来,已经发出34万余个红包。

  “如果每一个红包可以带来15秒钟的微笑,那我们在短短的两年内,给社会带来了1434小时的笑容,相当于让一个人不眠不休的乐上两个月。”张友遵举例介绍。

  此外,通过多年的热线咨询服务经验,远见信息又创新性推出“渝小税”智能小程序,可以根据关键词智能推送答案,让咨询更简单、更人性化。

  “我们将把AI、VR、AR、OCR等更多先进技术运用到智慧政务中去。”张友遵说,很多纳税人遇到一些专业知识时,很难表述清楚,因此,接下来远见信息将用知识图谱来构建税务知识库,同时推出更为智能的应答系统。

  例如,即将上线的“千人千面”项目,可以根据给每个用户的基础信息及提问偏好,定义个性化标签,提前预知用户的咨询需求,实现信息及资料、问题及答案的精准推送以及多轮互动。同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截图提问,进一步提升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成为行业引领者要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

  2014年,重庆开出了全国首张电子发票,2015年,重庆全面推行手机发票,2017年国、地税电子税局客服中心落户远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审批立项的电子商务改革试点项目“网络(电子)发票试点项目”三方服务平台建设与研究,成为全国仅有的电子发票五个试点单位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电子发票唯一的试点,并且以主要起草人的身份参与制订电子发票国家标准,成为“互联网+税务大数据风险管理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经过7年发展,远见信息俨然已经成为智慧税务行业的引领者。从线下,到线上,再到智能终端,到如今的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平均每日有数万人使用远见开发及运维的系统。

  但在张友遵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张友遵说,过去远见信息主要是做政府的项目外包为主,但接下来的三年,公司将深耕智慧政务服务,协助更多政府部门提升办事效率。

  “这块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张友遵说,根据调研,2018年,全国有7.5亿件跟政府之间的一些服务交互发生,例如办身份证、结婚证,办理税务的申报领票等,如果把这些事项都放在移动端来处理,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因此,远见信息便希望尽快的把更多的业务能搬到移动端手机端来办理。“将来会有更多的线下业务场景会逐步的迁移到手机端,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查询、办理、缴纳等事项,就像我们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张友遵说。

  张友遵表示,虽然是数据类公司,但远见信息不盲目求快,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可信数据运营服务商”这一目标迈进。

 

 

 

评论
暂无任何评论
已成功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