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以半导体为支柱产业的台湾,近年来一方面面临大陆芯片企业的竞争和挖角,另一方面大陆庞大的下游需求支撑了大部分台企的财报,这种复杂情绪体现在台湾媒体同行的报道中,我们对代表性的观点作整理罗列,不乏非常有趣的言论。
1
对华为的看法
“领先、霸权、慌乱”
来源:华为
1、“引领中国高科技行业”
知名台湾媒体人林宏文对华为的技术实力尤其是5G、半导体上的领先评价很高,不但拥有雄踞世界之冠的5G专利数量,而且是标准制定者,超过美国甚多。同时华为的手机芯片已经实现中高阶自主化,高通和联发科的CPU几乎已经被逐出华为的采购名单之外。
作为销量超苹果的手机制造商,华为是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且采购支出增长高达45.2%,将“左右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与中国自主发展半导体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2、“比联想小米更具威胁性”
台媒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先从简单的东西入手再想办法往比较困难的领域发展,还举了联想”贸工技“和小米低价策略的例子。而华为的品牌以“硬实力为支撑”,通过长期投入研发并争取专利建立“厚实的技术门槛”,因此对台湾而言是“远比联想、小米更具威胁性的中国品牌”。
图:台媒称”亚洲IC设计一哥“的联发科
同时,在5G芯片领域台媒的话题离不开联发科。有媒体称华为与联发科的竞争为“亚洲一哥之战”,而联发科能否成功抢下苹果的5G订单是其中关键。并判断,在英特尔推出5G之争,苹果同高通和解之后绝无可能采用华为的芯片,而联发科则成为除高通之外的唯一替代方案,并且“双方的恋爱已经来来回回谈了好一阵子但还是没有结果”。
3、“勤劳愿意吃苦的霸权”
在台湾科技媒体数位时代的一篇文章中,华为被称作是“与欧美大厂一样的霸权,而这个霸主和我们长得一样,很勤劳、愿意吃苦,不仅紧紧抓着欧美日等主流市场,甚至连非洲、东南亚也不放松,让原本已经很难在中美两大国竞争、必须前往第三世界发展的台湾业者生存空间更加受限”。
而面对这个“新霸权”,台湾还在一阵慌乱与意见两极之中,因为大家不清楚新来的大哥华为能否做到像苹果一样“愿意建立彼此互惠的生态圈”,并且建议华为到底是想成为下一个苹果(代表有利台湾产业链)还是三星(代表自建产业链“吃独食”)应该出来说明白,让想要合作但还再观望的小老弟放心。
2
看待中美博弈
“台湾机遇、制度之争”
来源:vector_brothers via Shutterstock
1、台湾半导体地位凸显
中美芯片战打响之时,国内一度传出应该选择与风头正劲的韩国合作的声音。台湾钜亨网认为,南韩政治上和美国是盟友,市场上和大陆厂商是潜在竞争对手,不可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大陆获取重要的芯片技术。
图:三星挖角梁孟松事件结仇台媒
同时,台媒评价中韩合作可能性时不忘挖了一把三星的“黑历史”:以三星发展历史上与台湾企业的合作为例,三星一直以追求第一为目标,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求生意志,每次合作“都经过深思熟虑与精密算计,选择最强大的企业伺机壮大自己”。
而台湾是中国大陆半导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台积电、日月光的产能迁移,晋华、合晶等合资案甚至大量本岛人才到大陆企业担纲重任都显示了台湾是更重要、务实的合作者。
2、中美制度与霸权之战
台湾财经媒体认为,大陆崛起过程中很多违反贸易原则,而中国采用“极其弹性的做法”,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下,中国的崛起对标榜“自由贸易”的美国来说会变成极大的讽刺和威胁,因此中美半导体领域的对战将进一步升级为制度与霸权之战。
3、担忧:台湾还剩下什么
大陆的政策利好不断,从市场到技术的全面崛起,引起了很多台湾媒体人的反思。有媒体认为,中美之间的争端是大国利益,台湾不必志得意满,反而应该保持谦虚,想好自己的应对策略,在保全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寻找分一杯羹的机会。
更有甚者,直言不讳批评台湾当前的经济是“靠优秀企业家单打独斗”,政策基本退位,导致很多新科技领域已经输掉,台湾必须想办法一定要在中国大陆崛起的市场大饼中,“狠狠咬他一口,千万不要客气”。
免费
“愿意吃苦的霸权”?原来台媒是这样看待华为的
导读:作为以半导体为支柱产业的台湾,近年来一方面面临大陆芯片企业的竞争和挖角,另一方面大陆庞大的下游需求支撑了大部分台企的财报,这种复杂情绪体现在台湾媒体同行的报道中,我们对代表性的观点作整理罗列,不乏非常有趣的言论。
1
对华为的看法
“领先、霸权、慌乱”
来源:华为
1、“引领中国高科技行业”
知名台湾媒体人林宏文对华为的技术实力尤其是5G、半导体上的领先评价很高,不但拥有雄踞世界之冠的5G专利数量,而且是标准制定者,超过美国甚多。同时华为的手机芯片已经实现中高阶自主化,高通和联发科的CPU几乎已经被逐出华为的采购名单之外。
作为销量超苹果的手机制造商,华为是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且采购支出增长高达45.2%,将“左右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方向,与中国自主发展半导体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2、“比联想小米更具威胁性”
台媒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先从简单的东西入手再想办法往比较困难的领域发展,还举了联想”贸工技“和小米低价策略的例子。而华为的品牌以“硬实力为支撑”,通过长期投入研发并争取专利建立“厚实的技术门槛”,因此对台湾而言是“远比联想、小米更具威胁性的中国品牌”。
图:台媒称”亚洲IC设计一哥“的联发科
同时,在5G芯片领域台媒的话题离不开联发科。有媒体称华为与联发科的竞争为“亚洲一哥之战”,而联发科能否成功抢下苹果的5G订单是其中关键。并判断,在英特尔推出5G之争,苹果同高通和解之后绝无可能采用华为的芯片,而联发科则成为除高通之外的唯一替代方案,并且“双方的恋爱已经来来回回谈了好一阵子但还是没有结果”。
3、“勤劳愿意吃苦的霸权”
在台湾科技媒体数位时代的一篇文章中,华为被称作是“与欧美大厂一样的霸权,而这个霸主和我们长得一样,很勤劳、愿意吃苦,不仅紧紧抓着欧美日等主流市场,甚至连非洲、东南亚也不放松,让原本已经很难在中美两大国竞争、必须前往第三世界发展的台湾业者生存空间更加受限”。
而面对这个“新霸权”,台湾还在一阵慌乱与意见两极之中,因为大家不清楚新来的大哥华为能否做到像苹果一样“愿意建立彼此互惠的生态圈”,并且建议华为到底是想成为下一个苹果(代表有利台湾产业链)还是三星(代表自建产业链“吃独食”)应该出来说明白,让想要合作但还再观望的小老弟放心。
2
看待中美博弈
“台湾机遇、制度之争”
来源:vector_brothers via Shutterstock
1、台湾半导体地位凸显
中美芯片战打响之时,国内一度传出应该选择与风头正劲的韩国合作的声音。台湾钜亨网认为,南韩政治上和美国是盟友,市场上和大陆厂商是潜在竞争对手,不可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大陆获取重要的芯片技术。
图:三星挖角梁孟松事件结仇台媒
同时,台媒评价中韩合作可能性时不忘挖了一把三星的“黑历史”:以三星发展历史上与台湾企业的合作为例,三星一直以追求第一为目标,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求生意志,每次合作“都经过深思熟虑与精密算计,选择最强大的企业伺机壮大自己”。
而台湾是中国大陆半导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台积电、日月光的产能迁移,晋华、合晶等合资案甚至大量本岛人才到大陆企业担纲重任都显示了台湾是更重要、务实的合作者。
2、中美制度与霸权之战
台湾财经媒体认为,大陆崛起过程中很多违反贸易原则,而中国采用“极其弹性的做法”,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下,中国的崛起对标榜“自由贸易”的美国来说会变成极大的讽刺和威胁,因此中美半导体领域的对战将进一步升级为制度与霸权之战。
3、担忧:台湾还剩下什么
大陆的政策利好不断,从市场到技术的全面崛起,引起了很多台湾媒体人的反思。有媒体认为,中美之间的争端是大国利益,台湾不必志得意满,反而应该保持谦虚,想好自己的应对策略,在保全核心产业的基础上寻找分一杯羹的机会。
更有甚者,直言不讳批评台湾当前的经济是“靠优秀企业家单打独斗”,政策基本退位,导致很多新科技领域已经输掉,台湾必须想办法一定要在中国大陆崛起的市场大饼中,“狠狠咬他一口,千万不要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