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一次聚会上,都在讨论,现在年轻人都不能吃苦,又要高薪,又不加班,出个差也不情愿。
闻听此言,我身边的同事低声嘀咕了一句:“只要钱到位,什么姿势都会。”
仔细阅读本文,加班,薪水和出差,其实都不是问题。
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前几天闺蜜找我吐槽,说她表哥现在一直赖在他们家。
因为闺蜜家在上海定居了十几年了,所以表哥一毕业,说要来上海找工作。
本着亲戚间的情分,就暂时住在了闺蜜家里。
原本以为,面试找个工作并不算太难,谁知道这一住就是几个月。
我就忍不住打听了一下,你表哥是什么原因,学校不好?自身条件不好?
结果一问,知名大学毕业,外形也没什么减分项。
闺蜜说,他表哥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路领跑。
高三的时候,他的爸妈,言必称985,行必说211。
他也不负众望,进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是有人在大学里依旧自律,有些人就放纵了自己。
这位表哥,放纵的极其厉害,仗着从小到大学习一帆风顺,大二开始就泡吧宿醉,花钱如流水。
好不容易勉强毕业,按理来说,踏踏实实找个工作积累经验,毕竟以学校的名头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但是只要一面试谈待遇,就屡屡碰壁。
她表哥有个著名的三不标准,当然了,不是传统渣男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而是——不接受低薪、不接受加班、不接受经常出差。
简单来说,就想要一份清闲高薪的工作。
有的面试官婉拒了他,有的直接说,你要的这个薪水,我们能聘两个某华大学的应届生了。
大企业简历都收不过来,自然不谈什么条件。
小企业都处在挣扎边缘,也希望来有能力的。
但是在能力都没被认可的情况下,哪一家老板愿意出个高薪聘请个不爱干活的人呢?
其实他提的这三点,单独拆开来看,也都是大家的心愿。尤其是应届生,要从学校转换到社会里,最不适应的几点。
只是,提的方式不对,时机不对。
所以才会久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一
首先是薪水问题。
谁不想月入百万,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呢?
但是,真的没那么简单。
现在很多人刚出校门,就要创业,要么就希望公司一开始给的底薪就要15K+。
最好别有试用期,别有什么绩效奖金,直接就是高底薪。
说白了,就是懒得做事还要拿高薪。
我让闺蜜奉劝他表哥:“多看看现实,少做做美梦。有能力才能踏踏实实拿高薪,那么多人,也就一个锦鲤杨超越而已。”
怎么,他比杨超越还幸运?
二
第二就是加班。
我当初大学的青葱岁月,时时刻刻为上班担忧。
实在不是我方太弱,而是师兄师姐们战况太惨烈了!
艺术院的师姐,学校里是长发飞扬的女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金融系的师兄,学校里是干净清爽的帅哥,眉清目秀翩翩风度。
他们工作之后,再聚会见到,学姐顶着盖都盖不住的黑眼圈,学长头发杂乱。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昨晚也加班了?”
再加上平时推文,都是一股脑的在写,加班猝死。
导致小小的我,心头笼罩着大大的恐惧。
所以,视加班为洪水猛兽。
一步入社会,免不了遇到事情没做完,需要留下来处理的时候。
因为对加班的抗拒,所以我总是不情不愿的。
不是冷着长脸,就是跟朋友吐槽——“怎么又加班”。
直到某一天,我屏蔽公司的人发了条朋友圈,写着“希望天下从此没有加班”,配图是夜晚灯火通明的上海外滩。
学姐给我点了个赞,然后就来找我私聊。
我自然抱怨了一大通的加班。
知心学姐却一反常态,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而是用一种几乎是质问的语气问我:“你因为什么加班,想过吗?”
为了什么?
还不是因为领导傻/逼,同事傻/逼,甲方傻/逼吗?
但是我不能这么说,仿佛把自己摘得很干净一样,所以我只能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学姐说,“我给你分析几个情况。一是你同事上班时候,可能看剧摸鱼,导致事情没做完连累你也加班。二是你自己事情没做好,要留下来复盘。三是领导真的是,每天临到下班的点儿布置工作。你是哪种?”
我告诉她,是第二种。
学姐说,那最好。
又把我说的一头雾水,怎么第二种最好呢?
第一种,同事拖拖拉拉,那么加班加的,就只是个表面现象。除了空耗时间,根本没有意义,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会把自己的积极态度也磨没。
第三种,临到下班布置工作,其实如果出了什么情况需要处理,可以这样。但是每天的话,就纯粹是老板想让你加班,这样的公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前景。
第二种就是自己的原因,为什么每天事情都做不好,复盘的时候到底是耗时间重做一遍,还是真的思考了问题出在哪里,下次就避免犯了同样的错误呢?
她告诉我,加班不是必须的,如果是一三的情况,完全不是你个人的问题,收拾完了走人,凭什么为别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但是,加班的实际意义,并不是为了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把这个时间拿来,去思考,去学习。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钱财权势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时间最公平。
一天二十四小时,上班八小时,有些人甚至不需要加班,都做的比我要好。
为什么跟我同一批进公司的同事,可以很快升迁。
而我只能做个柠檬精酸着说,真是好手腕啊。
有可能,他上班的八小时,认真解决了所有工作,而且还有空思考一下今天出了什么问题很耗费时间,下次遇到就快速解决。
而我的八个小时,三小时看剧,两小时发呆,剩下的敷衍一下就过去了。再凭借努力加班三小时来感动自己。
毫无意义。
加班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初入职场,想要比别人更快前进,拥有更多经验来夯实自己的基础,那就要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努力吸收知识。
我把这一条总结告诉闺蜜,让她转告表哥:“不是不能加班,而是不要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能学到一些前辈十年几十年总结的经验,加班又怎么样呢?”
三
最后要说到出差。
其实出差,我们都有一些心境上的变化。
从“啊,要出差了好兴奋,这次要去好好玩玩!”到——“啊?又要出差啊……”到最后——“几天,哪里,好的,无所谓都行。”
我把这个看做,一次小型的迈出舒适圈挑战。
当代青年非常两极化,要么泡吧飙车狂野派,要么躺尸外卖死宅派。
知知本人,作为一个当代女青年,自然是死宅派的。
所以一个地方,呆的越久越舒服,环境越熟越习惯。
但是出差呢,就意味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和工作。
天啊,轻微社恐简直听听就要晕倒在地了。
更别提麻烦程度了。
公司男性出差一般配备:电脑、手机、钱包,衣服一小包。
我们女性出差一般配备:电脑、手机、钱包,充电宝充电线,换洗衣服半箱,护肤品面膜香水占另外半箱。
每次出差一周,就像小搬家一次。
所以不可避免会有些怕麻烦的情绪。
但是逐渐,我发现出差给我带来了几个变化。
第一,人多的时候不怯场了,本来我只是个存在感很差的小透明,结果现在聚会之类的,也会有一部分人注意到我。以前我处于动不动就冷场时期,现在也可以做到找话题热场子了。
第二,明显更独立了,出差时候,协助也是远程协助,大多数的事情只能靠自己。不是哭两下就有糖吃的小孩子了,而是把感伤埋怨的时间都用来解决问题。
第三就是,认识了很多事业上有帮助的前辈和老师。
身材、样貌、情感,所有的都会逝去,只有自己学会的知识永存。
所以这次,借着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几个我身边的小故事,也希望能够帮助到还在学校里,对工作充满忐忑的学弟学妹们。以及像我一样,初出茅庐还在职场里摸爬滚打的年轻小伙伴。
工作没那么恐怖,无论是什么,都只是你人生的一小段路程而已。勇往直前吧,前方纵使是悬崖,也有峭壁上为你盛开的一朵花。
免费
职场新人入门操作指南:在职场中,真的是“只要钱到位,什么姿势都会”吗?
老板们一次聚会上,都在讨论,现在年轻人都不能吃苦,又要高薪,又不加班,出个差也不情愿。
闻听此言,我身边的同事低声嘀咕了一句:“只要钱到位,什么姿势都会。”
仔细阅读本文,加班,薪水和出差,其实都不是问题。
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前几天闺蜜找我吐槽,说她表哥现在一直赖在他们家。
因为闺蜜家在上海定居了十几年了,所以表哥一毕业,说要来上海找工作。
本着亲戚间的情分,就暂时住在了闺蜜家里。
原本以为,面试找个工作并不算太难,谁知道这一住就是几个月。
我就忍不住打听了一下,你表哥是什么原因,学校不好?自身条件不好?
结果一问,知名大学毕业,外形也没什么减分项。
闺蜜说,他表哥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路领跑。
高三的时候,他的爸妈,言必称985,行必说211。
他也不负众望,进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是有人在大学里依旧自律,有些人就放纵了自己。
这位表哥,放纵的极其厉害,仗着从小到大学习一帆风顺,大二开始就泡吧宿醉,花钱如流水。
好不容易勉强毕业,按理来说,踏踏实实找个工作积累经验,毕竟以学校的名头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但是只要一面试谈待遇,就屡屡碰壁。
她表哥有个著名的三不标准,当然了,不是传统渣男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而是——不接受低薪、不接受加班、不接受经常出差。
简单来说,就想要一份清闲高薪的工作。
有的面试官婉拒了他,有的直接说,你要的这个薪水,我们能聘两个某华大学的应届生了。
大企业简历都收不过来,自然不谈什么条件。
小企业都处在挣扎边缘,也希望来有能力的。
但是在能力都没被认可的情况下,哪一家老板愿意出个高薪聘请个不爱干活的人呢?
其实他提的这三点,单独拆开来看,也都是大家的心愿。尤其是应届生,要从学校转换到社会里,最不适应的几点。
只是,提的方式不对,时机不对。
所以才会久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一
首先是薪水问题。
谁不想月入百万,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呢?
但是,真的没那么简单。
现在很多人刚出校门,就要创业,要么就希望公司一开始给的底薪就要15K+。
最好别有试用期,别有什么绩效奖金,直接就是高底薪。
说白了,就是懒得做事还要拿高薪。
我让闺蜜奉劝他表哥:“多看看现实,少做做美梦。有能力才能踏踏实实拿高薪,那么多人,也就一个锦鲤杨超越而已。”
怎么,他比杨超越还幸运?
二
第二就是加班。
我当初大学的青葱岁月,时时刻刻为上班担忧。
实在不是我方太弱,而是师兄师姐们战况太惨烈了!
艺术院的师姐,学校里是长发飞扬的女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金融系的师兄,学校里是干净清爽的帅哥,眉清目秀翩翩风度。
他们工作之后,再聚会见到,学姐顶着盖都盖不住的黑眼圈,学长头发杂乱。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昨晚也加班了?”
再加上平时推文,都是一股脑的在写,加班猝死。
导致小小的我,心头笼罩着大大的恐惧。
所以,视加班为洪水猛兽。
一步入社会,免不了遇到事情没做完,需要留下来处理的时候。
因为对加班的抗拒,所以我总是不情不愿的。
不是冷着长脸,就是跟朋友吐槽——“怎么又加班”。
直到某一天,我屏蔽公司的人发了条朋友圈,写着“希望天下从此没有加班”,配图是夜晚灯火通明的上海外滩。
学姐给我点了个赞,然后就来找我私聊。
我自然抱怨了一大通的加班。
知心学姐却一反常态,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而是用一种几乎是质问的语气问我:“你因为什么加班,想过吗?”
为了什么?
还不是因为领导傻/逼,同事傻/逼,甲方傻/逼吗?
但是我不能这么说,仿佛把自己摘得很干净一样,所以我只能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学姐说,“我给你分析几个情况。一是你同事上班时候,可能看剧摸鱼,导致事情没做完连累你也加班。二是你自己事情没做好,要留下来复盘。三是领导真的是,每天临到下班的点儿布置工作。你是哪种?”
我告诉她,是第二种。
学姐说,那最好。
又把我说的一头雾水,怎么第二种最好呢?
第一种,同事拖拖拉拉,那么加班加的,就只是个表面现象。除了空耗时间,根本没有意义,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会把自己的积极态度也磨没。
第三种,临到下班布置工作,其实如果出了什么情况需要处理,可以这样。但是每天的话,就纯粹是老板想让你加班,这样的公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前景。
第二种就是自己的原因,为什么每天事情都做不好,复盘的时候到底是耗时间重做一遍,还是真的思考了问题出在哪里,下次就避免犯了同样的错误呢?
她告诉我,加班不是必须的,如果是一三的情况,完全不是你个人的问题,收拾完了走人,凭什么为别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但是,加班的实际意义,并不是为了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把这个时间拿来,去思考,去学习。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钱财权势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时间最公平。
一天二十四小时,上班八小时,有些人甚至不需要加班,都做的比我要好。
为什么跟我同一批进公司的同事,可以很快升迁。
而我只能做个柠檬精酸着说,真是好手腕啊。
有可能,他上班的八小时,认真解决了所有工作,而且还有空思考一下今天出了什么问题很耗费时间,下次遇到就快速解决。
而我的八个小时,三小时看剧,两小时发呆,剩下的敷衍一下就过去了。再凭借努力加班三小时来感动自己。
毫无意义。
加班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初入职场,想要比别人更快前进,拥有更多经验来夯实自己的基础,那就要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努力吸收知识。
我把这一条总结告诉闺蜜,让她转告表哥:“不是不能加班,而是不要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能学到一些前辈十年几十年总结的经验,加班又怎么样呢?”
三
最后要说到出差。
其实出差,我们都有一些心境上的变化。
从“啊,要出差了好兴奋,这次要去好好玩玩!”到——“啊?又要出差啊……”到最后——“几天,哪里,好的,无所谓都行。”
我把这个看做,一次小型的迈出舒适圈挑战。
当代青年非常两极化,要么泡吧飙车狂野派,要么躺尸外卖死宅派。
知知本人,作为一个当代女青年,自然是死宅派的。
所以一个地方,呆的越久越舒服,环境越熟越习惯。
但是出差呢,就意味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和工作。
天啊,轻微社恐简直听听就要晕倒在地了。
更别提麻烦程度了。
公司男性出差一般配备:电脑、手机、钱包,衣服一小包。
我们女性出差一般配备:电脑、手机、钱包,充电宝充电线,换洗衣服半箱,护肤品面膜香水占另外半箱。
每次出差一周,就像小搬家一次。
所以不可避免会有些怕麻烦的情绪。
但是逐渐,我发现出差给我带来了几个变化。
第一,人多的时候不怯场了,本来我只是个存在感很差的小透明,结果现在聚会之类的,也会有一部分人注意到我。以前我处于动不动就冷场时期,现在也可以做到找话题热场子了。
第二,明显更独立了,出差时候,协助也是远程协助,大多数的事情只能靠自己。不是哭两下就有糖吃的小孩子了,而是把感伤埋怨的时间都用来解决问题。
第三就是,认识了很多事业上有帮助的前辈和老师。
身材、样貌、情感,所有的都会逝去,只有自己学会的知识永存。
所以这次,借着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几个我身边的小故事,也希望能够帮助到还在学校里,对工作充满忐忑的学弟学妹们。以及像我一样,初出茅庐还在职场里摸爬滚打的年轻小伙伴。
工作没那么恐怖,无论是什么,都只是你人生的一小段路程而已。勇往直前吧,前方纵使是悬崖,也有峭壁上为你盛开的一朵花。